老顶山纪行_长治_九龙_炎帝为

  新闻资讯     |      2024-07-14 00:10

  老顶山纪行_长治_九龙_炎帝为早闻“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的长治有座老顶山,传说中神农氏曾经在此“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从此,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业的重大转折,开创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先河。

  又闻老顶山方圆40平方公里,由5顶9脊18沟40座山30个洞组成4大景区44处景点。以炎帝为灵魂,修复了九龙宫、滴古寺等,新建了炎帝像、百草堂等,打造了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使老顶山成为中华儿女始祖之山。

  久慕其名,一心向往。辛丑之年,初夏时节。怀着寻根问祖之心情,慕名走进长治市,徒步登上老顶山。登山观水,拜谒炎帝,仿古问道,感悟人文。

  老顶山,历史上曾用名,百谷山、柏谷山、五顶山、北珏山。位于长治市东北部,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大山。享有“绿色屏障”、“天然氧吧”之美誉。主峰老顶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主峰之一。山呈南北走向,方圆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由5顶9脊18沟40余座山峰30余处天然岩洞组成,不仅有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而且有承载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长治市以炎帝为灵魂,修复了九龙宫、滴古寺,新建了炎帝像、百草堂等景点,使老顶山成为人类始祖之山,成为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老顶山所在的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地处晋东南上党盆地。明嘉靖八年,升潞州为潞安府,附郭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之名从此而始。因“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而得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此留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丽诗篇。太行山,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大山的浩瀚与灵气孕育出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千百年来,在长治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八戒体育,演绎了无数载入史册的大事。曾经有过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长平之战,曾经有过秦昭王以此“威天下”,汉高祖以此“得天下”,汉刘秀以此“复天下”,魏武帝以此“夺天下”,石勒以此“战天下”,唐太宗以此“并天下”的史海壮歌。曾经有过慕容氏建西燕,李隆基别驾潞州等许多名动九州的历史事件。曾经有过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武乡、黎城八戒体育、沁县等地曾经留下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一代伟人的光辉的足迹。至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更使长治充满了文化神韵。炎帝神农氏的身影以华夏始祖的形象无处不在,为上党这块古老的土地披上了神秘的传奇色彩。长治,东有重峦叠嶂、雄奇秀美的老顶山、西有浩淼壮观、气象万千的漳泽水库,“东山西水”造就了长治独特的自然奇观。灵空山云海奇诡、黄崖洞壁立千仞、老顶山千峰竞秀、发鸠山古风仙韵,大峡谷险秀幽深、太行龙洞神奇变幻、太行水乡妩媚清秀。景点、景区星罗棋布,如众星捧月,形成了长治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太平寰宇记》中称百谷山“其峰峦环抱之蕴,岩壑之奇,他山之未见。” 百谷山层峦叠障,气势雄伟,林海茫茫,景色壮美,名胜古迹,遍布山野,历来为上党一方胜地。

  行走老顶山,观赏空灵奇秀的自然景观中,品读悠久厚重的历史人文,聆听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遐思飞扬。

  百谷山,俗称老顶山,相传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这里有五座主要山峰,每峰都有寺庙,又称“五顶”。每顶各具形态,独具魅力:老顶沉稳、南顶秀丽、玉皇顶威严、奶奶顶温婉、新顶年轻。

  老顶是五顶之最,海拔1378米,为长治市海拔最高之地。古有玄天大帝庙,今为长治市电视转播台。登临老顶,近望高楼错落,道路井然,市区景致尽收眼底;远眺漳泽水库壮如锦带,飘浮于天际,上党盆地一览无遗。登上老顶,可见九龙脊岭,犹如蜿蜒翻腾的九条巨龙,龙头却不约而同地拢向之地,称为“九龙集”。而在九龙集,有座名动五省的佛教名刹九龙宫,又称九龙庙。据《长治县志》载:“在珏山北麓,有九龙庙,松林茂密,时有名流游览,颇称胜境”。这里的珏山指老顶山,九龙庙即九龙宫。不知原建于何时,为一进三院,现存有明、清建筑7间。供俸周文王等1000余尊神位,号称“全神殿”。每年三月初一,晋、冀、鲁、豫、陕五省香客都要到此朝拜,又称“五省朝五顶”,香火缭绕,蔚为壮观。九龙宫的典故传说令人称奇。譬如,神槐喷血。相传宫门有两棵国槐,高数十丈,树围数人不能合抱。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有盗者趁夜持斧锯盗伐,砍之,树身血水喷涌,发出山崩地裂巨响,两神树瞬间消失。此外,还有奇树接天、海锥赐人、龙须路、圆神地等典故传说。

  在老顶东部200米处,有负剑狮峦、石丛缀菊两处天然景观,被称为老顶山的“景致双绝”。负剑狮峦,其外形酷似雄狮,头北尾南,北高南低,好似醒狮咆哮,撼人心魄。峦上青松两株,宛若雄狮负双剑。朝晖夕映,神态各异,烟雨迷茫,若隐若现。四时交替,雄狮异彩纷呈。石丛缀菊,位于狮峦东南方,如削的绝壁上,缀满菊花状图案。小如拳,大如斗,绚丽多姿,争奇斗艳,且花朵多为白色。令人叹为观止。

  南顶,有一山峰耸立,其顶平整,草木繁盛,谓之南顶,又称梳妆台,紧邻玉皇观,传说为玄天真武祖师梳发的地方。线个春夏秋冬,终于得道成仙。成仙后,他想身体、头发、皮肤,对神仙而言,只是皮囊而已,没啥用途。从此就懒于梳理,整日随便披发身后。一日,无量天尊携天书前来传玉帝旨意,祖师接旨后,回身梳洗,头发却再难梳起,正诧异间,无量天尊点化他道:接了天书,你的形体就已定型,头发已不能梳起了。从此,真武祖师就成为披发大仙了。梳妆台今已毁,但基座完好,今为长治市微波站。

  玉皇顶,位于梳妆台西南高山顶,海拔1300米,是一块由天然巨石构成的平台,顶上有座玉皇观。方体建筑,砖砌四壁,木质盖瓦结构,歇山式房顶(被毁)。玉皇顶南半山腰,有一小岩洞。叫耒耜洞,这是炎帝神农制造农具的地方。据说,游人到此,在洞前偶尔还可拣到古人用的打磨过的石刀石斧。

  新顶,是老顶山的核心和人文精华所在。闻名上党的滴谷寺,始建于北齐后主武平四年(573),距今1400多年。宋太宗曾赐“福严”匾,寺庙宏伟壮观。金碧辉煌。历经战火,损失殆尽。1998年,修复了滴谷寺。寺有一泓清泉,清澈甘甜,源源不断。今寺庙已毁,但清泉尚存。说起寺名由来,当地还广流传着一个故事。滴谷寺原名柏谷寺。相传,有一次,僧侣们在修缮寺院时,寺下的崖里,每天往下滴谷,远近来送砖瓦的苦力、运木料的挑夫,以及大小工匠等,不论来多来少,所滴之谷可好够吃。到寺院竣工之时,管收谷子的小和尚想让谷子滴得快一些,多收些谷子,好供僧众以后食用,就悄悄用棍棒去捅那滴谷孔,结果,从孔内飞出一对白鸽,原来这对鸽子是炎帝在老顶山尝百草、得五谷时,为炎帝翻晒种籽的神鸽,建寺时又来做运粮官,被小和尚一捅,向东惊飞而去。从此,滴谷孔就再不滴谷而变成滴水了。于是,人们就把柏谷寺改称滴谷寺。把滴水的地方美其名曰“滴谷寒泉”,后来又被称为“寒泉绝胜”,成为古潞州“八景”之首。

  新顶正殿是奶奶殿,供俸泥塑彩绘碧霞元君神像。奶奶殿正下方有朝阳洞,内侧山崖峭壁有岩洞三个,均已彩绘,金碧辉煌。奶奶殿南半山腰有一天然山洞,相传为吕洞宾成仙之地。洞分内外,外洞供吕祖神像,内洞供如来佛祖神像,洞壁浮雕十八罗汉,工艺精湛,神形兼备,呼之欲出。

  老顶山有天然岩洞约30余处,多处于半山陡壁悬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珑,或宽敞深邃,或数洞并生,或洞体相连。老顶山的岩洞不仅神奇莫测,多数与炎帝神农、道家、仙释、文人雅士相关。南崖宫,为老顶山最大一座天然石洞。景致幽雅,洞府雄伟,且洞中连洞,神奇空灵,堪称“上上之景。”仿古门庭,洞内宽阔约500平方米,洞高达数十米。洞顶钟乳下垂,洞壁参差。洞分内外两洞,外洞供吕祖,送子观音。内洞塑众多动物雕像。供奉如来佛祖,洞壁浮雕十八罗汉,工艺精湛,神形兼备。朝阳洞,位于新顶正南方,倚傍新顶有洞穴数处为朝阳洞。沿山道曲折而行,外侧为彩绘廊壁侧山崖峭壁之上,三洞所倚石崖及洞穴均已彩绘,洞体华丽。神农洞,亦名百谷洞。在滴谷寺正东半腰处,又传为神农氏尝百谷之所。在一天然青石上开凿而成。洞口左侧长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表草覆盖,松柏掩映,为游览探幽佳景。耒耜洞,玉皇顶南坡陡崖峭,半山腰有天然洞穴,两面夹山,洞口南向,背山面谷。洞入曲幽,内套一小洞。洞壁玲珑泛光,洞内有石刻,保存清晰。尤以宋代秘书城知军府事陈述古纪游题刻的“述古行之”、“述古游之”、“宋治平仲”为最,字体流畅,雕刻苍劲。此洞与百谷洞同为寻根访祖的绝佳之处,也是炎帝神农历史功绩的最佳展示地。

  站在新顶远眺,老顶雄奇、玉皇顶峻秀、奶奶顶奇丽。当云生雾起之时,云海重雾环绕山腰,别具情趣。

  拜谒炎帝铜像,追溯先祖遗迹。炎帝铜像总高39米,雄踞百谷山巅,背靠群山,伫立云霄,目视远方,雍容端庄。炎帝披发赤臂,“衣罗苇、捧嘉禾”,高大的身躯,庄重的面孔,宽广的胸膛,强壮的臂膀,有力的巨手,金黄的穗谷,彰显了先祖的伟大风貌和聪颖睿智,突现了人们对先祖的崇拜和敬仰。走进像内,登上136阶旋梯,到达铜像,置身此处,既可缅怀先祖业绩,回味人类历史,又可鸟瞰长治全景,纵观五峰浮现云端,让人产生至高无上、心旷神怡之美感。同时,让人顿然升腾一种伟大而谦恭的情愫,倍增一种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据了解,这座炎帝铜像,是长治市的标志,也是亚洲最高的炎帝铜像。

  百谷山捧育嘉禾。传说,炎帝神农氏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穴居而野处”“茹毛饮血,而衣皮苇。”后来,“神农氏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并“教民播种五谷”。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先民们发现植物生长的周期性规律,开始人工种植某些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这便是农业的起源。从中国上古神话来看,在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的部落首先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而从渔猎到农耕这一重大转折。据说这是在上党地区完成的。

  神农百谷山尝百草。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与女娲、伏羲并称“三皇”。战国以前,炎帝与神农氏被看作是两个人,西汉时被合二为一。相传,炎帝神农氏在上党地区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据考证,炎帝族起源于西部的羌族。炎帝姓姜,传其为牛头人身,是一个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说文》解读曰:“羌,西戎牧羊人,从人从羊。”姜即羌,羌本羊。炎帝和黄帝在争夺黄河流域前,炎帝族早已进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擅长狩猎征战的黄帝族与炎帝族曾有过三次大战,炎帝族均告失败,失败后的炎帝族被流放于中原之外的蛮荒地区。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即是炎帝族的流放地。

  炎帝,号神农氏。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被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传位530年。在远古混沌初开的年代,人类不识五谷,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烈山氏从西方来到黄河流域,开初生活在中原地区,并建国于陈。后因祝融大战共工,共工败,怒角不周山,使天柱折,地倾东南,洪水泛滥,黄河沿岸无法存身,他就率领其氏族来在太行山上,并在此立国。那共工用头撞折的不周山,为今长子县发鸠山之方山,方山本是一根若大无比的方形擎天柱,折后留下的半截仍为方形,上面平坦,能在其上纵马奔驰,故方山又名跑马岭。太行山地势高可防洪水,又处温带,适宜动植物生存,不但有人类活动,也是禽兽聚集之地。炎帝领人们奔走上党地区。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神农辨药尝百草故事,是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看见鸟儿衔种,于是就发明了五谷农业,被尊称为神农。神农看到人民得病,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尽管多次中毒又解毒,但他誓言要尝遍百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为药王神,并建庙四时祭祀。

  在女娲补天后,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出生了一小孩。刚出世,石洞自然涌现九眼井,彼此相连,若取一眼之水,八眼皆会波动。有一次,炎帝看见红鸟衔串像种子的东西,鸟儿把它吐出,炎帝拾起,鸟儿围他飞了三圈,唧唧啾啾叫后飞走。炎帝认为这是天帝派红鸟送来的食物种子,便埋在土里。又用木头制成耒耜,教人们松泥土,并掘井灌溉禾苗。秋天,一禾苗成熟了。人们感念炎帝功德,都称之为神农、神农氏。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耜,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炎帝率领众先民战胜饥荒、疾病,使中华民族脱离了饥寒交迫、患病无医无药、颠沛流离的日子。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药医,并且能上市场、听音乐、唱丰年的日子。如今八戒体育,海内外亿万人民皆以炎黄子孙自谓。

  炎帝在上党创立农耕文明,曾在百谷山留下了神农洞、耒耜洞、神农井等活动的踪迹。明潞州判官王基在《重修神农庙碑》说:“世传帝尝百谷於兹,故因以名。”《潞安府志》也传“神农尝百谷于此。”此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中的“柏谷山”条也均有此解释。可见,百谷山之命名与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尝百谷有关。

  炎帝从远古走来,捧着沉甸甸的嘉禾,捧着几千年前人类文明的曙光。几千年来,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上党大地上,祖先的文明被一代代传承,铸就了炎黄子孙的民族魂。

  崇尚炎帝,兴农致富,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农耕文化的典型体现,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绽放着时代的光芒。

  穿梭在尘封的历史中,欣赏上的辉煌,中国的历史有多么漫长,长治的文明就有多么久远;太行山的黄土有多么深厚,上党的文化就有多么辉煌。

  文明的曙光最早在这里出现。历史是一棵沧桑的老树,炎帝就是这棵老树的根。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根。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离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的“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40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