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

  新闻资讯     |      2024-08-29 05:30

  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原子城,坐落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这里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我国第一颗和氢弹在这里诞生,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在这里孕育。这里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地方,是永远能给国人以信心、信念、信仰和力量的精神高地。

  近年来,海北州以高度的自觉和深沉的历史使命,坚持学深悟透“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八戒体育,围绕打造新青海精神高地,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牵引,高标准实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统筹做好红色文化挖掘、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教育、红色文物保护工作,倾力打造“中国原子城”红色文化品牌,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焕发时代光芒,不仅在“两弹一星”精神的宣传教育和传承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通过持续擦亮“中国原子城”红色品牌,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海北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1956年,研制和导弹被列入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计划。1958年7月,中央批准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各路建设大军汇集在金银滩草原,以“三顶帐篷”起家,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筑公路,至1964年6月,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基本建成。基地建有18个厂区、4个生活区,总占地面积117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

  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从全国各地汇聚到金银滩草原,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筚路蓝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87年,国务院、作出了撤销221厂的决定。1993年,基地旧址移交至海北州,1995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北州州府搬迁至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并定名为西海镇。基地旧址现有一分厂、二分厂、三分厂、六厂区(爆轰试验场)、七厂区、总厂办公楼、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纪念碑等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基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和全省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海北一直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作为重要使命,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挖掘和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其化身为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丰碑。

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图1)

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图2)

  2009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自关怀下,在基地旧址建成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全景展示了“两弹一星”研制的光辉历程和原子城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成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阵地。开馆至今,累计接待游客420余万人次,省内外9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挂牌教育实践基地。基地旧址及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成为青海首选红色旅游目的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发挥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2012年,为进一步扩大“两弹一星”精神的影响,海北州积极转变思路,创新宣传手段,成立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开发《永不褪色的金银滩——“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主题党课,以演讲、音诗画、情景剧、现场讲解等方式,走出场馆,宣讲“两弹”伟业。宣讲团成立以来,应邀赴北京、上海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中央党校、文旅部等中央国家机关,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以及部队、乡镇等开展宣讲报告420余场,37万党员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学校师生聆听了报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受到广泛赞誉和积极评价。

  2019年,建成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被中央组织部纳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的党性教育培训机构。学院立足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红色资源优势,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线,以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为重点,持续打造集专题类、现场类、体验类、情景类相结合,融“看、听、读、思、悟、行”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已高质量承办各级培训班600余期,培训学员11.6万余人次。

  海北不仅是“两弹”的研制地八戒体育,还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地方,也是科学家精神、西路军精神的重要孕育地,有深厚的红色历史、感人的红色故事、厚重的文物遗存。近年来,海北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出好组合拳,打好特色牌,持续推动红色文化、红色研学、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打卡地”和红色研学基地。

  海北坚定不移把保护红色资源、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作为重要职责使命,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持续实施文物保护项目,整合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打造等项目,突出红色元素、彰显红色文化。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完成原221基地16个文物点修缮、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陈布展和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宣教场馆(所)建设,建成缅怀厅,完成青海原子城纪念园改造提升项目和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学员宿舍改造项目。坚持红色文物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一体推进,实施西海镇红色风貌整治配套项目25项,形成处处展示红色基地形象,处处感受红色教育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牵引,着力推进红色文物保护、红色场馆建设、红色文化挖掘、红色精神研究。倾力推进221基地旧址保护和活化利用,建成221基地一厂区陈列展示馆,加快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和海晏县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建设,整合221基地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时代楷模纪念馆、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红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旱台民兵连连史馆、空军地空导弹独立十二营旧址等场馆阵地,成功打造红色研学现场教学点31处,挖掘原空军高射炮兵、地空导弹、探照灯部队守备部队遗址18处。整合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民族团结、党风廉政等内容,开发形成了“红色研学+N”的研学课程,持续打造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弘扬中国党人精神谱系的坚强阵地。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和州县党校自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3天以上红色教育培训班778期15.1万人次。

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图3)

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图4)

  坚持“方法手段”和“讲好故事”一体创新,“培育品牌”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讲好讲活红色故事,不断擦亮中国原子城红色文化品牌。先后邀请央视栏目组制作反映原子城历史文化的专题片,协助拍摄的《国之大器》《百年青海》《邓稼先》等10个专题片、电视剧和动漫在央视播出,撰写完成《中国原子城系列丛书》《原子城理想信念教育教材培训读本系列丛书》《红色印记221》等10余册书籍。创作舞剧《那时,金银花开》《金银滩》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题材的精品力作,出版发行长篇报告文学《解码四分厂》。倾力打造的《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传承红色基因》《祁连战歌》《祁连山红色记忆》等情景党课,在全省进行了巡回宣讲,入选全国全省党员教育精品教学课程库。举办中国原子城“两弹”研制基地精神理论研讨会,承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联合新闻媒体推出“探秘我国首颗氢弹研制基地”“走进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直播活动,近千万网友接受“两弹一星”精神洗礼。

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图5)

  坚持“红色教育”与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融合发展,全力推进金银滩-原子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让原子城红色资源转换为红色经济,助力海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神秘原子城·大国铸剑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列入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梦幻海北’红色文化体验之旅”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金银滩草原入选“中国红色草原”,海晏县入选全省唯一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和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1476.6万人次,占全省比重的33.5%,实现旅游收入30.75亿元。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中创造的非凡人间奇迹,“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八戒体育

  的蘑菇云虽然已经散去,但中国原子城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原子城的铸就者,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国家记忆。

  今天的海北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使命,通过持续不断地挖掘和传承“中国原子城”红色历史文化,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激励更多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海北金银滩:铸就“国之重器” 传承红色基因(图6)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